'); })();
如果你曾经跟葡萄酒迷聊过天,或者曾经看过关于葡萄酒的介绍,那你应该听过或者见过“残留糖分(Residual Sugar)”这个术语。不过,到底什么是残留糖分呢?它对葡萄酒又有哪些影响?
1、什么是残留糖分?
残留糖分是指葡萄酒在发酵完成后,酒中还存留下来的糖分,一般以每升葡萄酒中含有多少克糖(g/L)来表示。比如,如果一款酒的残留糖分是4 g/L,那就是说,每一升葡萄酒中含有4克糖。
2、残留糖分从哪里来?
我们知道,在发酵过程中,酵母会把糖分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。如果发酵不完全(比如在酿造波特酒的时候),或者人为加入糖分(比如在酿造雪利酒或者一些起泡酒的时候),之后得到的葡萄酒就会具有比较高的残留糖分。总的来说,成酒中没被酵母转化成酒精的糖分就是残留糖分。
3、残留糖分对葡萄酒有什么影响?
葡萄酒可以根据残留糖分的多少,分为不同的类型:
a) 干型:残留糖分含量在 4 g/L以下;
b) 半干型:残留糖分含量在4-12 g/L之间;
c) 半甜型:残留糖分含量在 12-45 g/L之间;d) 甜型:残留糖分含量超过45 g/L。
4、干型的葡萄酒有残留糖分吗?
干型葡萄酒是指残留糖分含量在4 g/L以下的葡萄酒。葡萄本身含有各种类型的糖分,其中酵母喜欢的是葡萄糖和果糖,所以在发酵过程中,酵母会优先把葡萄糖和果糖消耗掉,其他类型的糖分虽然含量少,但依然存留在葡萄酒中。由此可见,就算是干型的葡萄酒,它们也含有残留糖分。